胡剑锋:未必有大萧条却必定有大变局

国内的疫情数据刚刚让人放下心来,国外的疫情却如火如荼让人揪心。无论是键盘党的叫嚣,还是经济人的悲鸣,都是诉说着不幸的哀鸿。

不乐观在各行各业的表现各不相同。看到国外疫情严重,有人说我不做外贸,国外与我没啥关系。真的没关系吗?全球经济一体化,不是说着玩的。

前两天二十国会议,5万亿美元经济刺激救市场,给市场注入了强心剂,道琼斯指数当晚大涨11%就是明证。之后会如何?没有人知道。但伴随疫情演化,想必会越来越清楚。

流动是否充分是世界经济的决定因素之一。需求和供给本不是问题,但疫情带来了几个月的暂停,恐慌更伤及正常的生活,这才是根本问题。

经济是一场游戏。游戏有游戏的规则,即便是暂时的停滞,并不影响接下来的持续。数字难看一些不要紧,以现行的主权货币体制和政府调控能力,世界经济不会出现90年前的大萧条。

原本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经济,会发生变化。疫情只是因素之一,更重要的是经济逻辑和结构不同了。嬉戏和掠夺不会带来持续的经济增长,总归要回归“多劳多得”和原本价值。

伴随疫情居家和各种服务的停摆,网络和智能被高度关注。从生产制造对人的依赖,到公共卫生领域的应急能力,网络和智能都将是解决的钥匙之一。

无论线上办公,还是网络采买,疫情期间不得不做的事,顺手了之后就成了自然。传统经济理论中的比较优势,在疫情中表现出了脆弱,生产自足将变得更加重要。

虚拟消费一直在加速,但传统的社交消费仍然是重头戏,但这次疫情可能会催生改变。加之人们会对健康更加关注,叠加下来,消费趋向大概率会变得不同。

前面四种变化,已经开始了。 疫情之后,权宜之计成为习惯性选择,再也回不到过去。 一段时间,这些变化逐渐 会传导到各行各业。 如果仍然固守业务旧途,只怕随时都有危险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